哈佛全国0录取真不值得焦虑
来源:易倍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:2025-01-30 21:47:41
又到了一年的美本放榜季,大大小小的ED offer陆续发到了申请党手里,显而易见,今年的申请季遭遇寒冬,藤校录取卷上天,哈佛内地录取人数居然只有0人,让不少小伙伴感到焦虑,但其实接近60%的录取集中在常规轮RD阶段,尤其是顶级名校,在RD阶段发出的录取更多,所以放轻松,等待真正合适自己的offer......
今天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美国顶尖大学早申ED轮发榜日,无数学生蹲守在电脑前,不断按着刷新键,等待着这封18年来最重要的一封信:
每每刷到同学们点开offer时的视频,兴奋、大叫、拥抱和哭泣,我都情不自禁地跟着激动起来。
恭喜每个在早申阶段成功上岸的同学们!每个为之努力过的深夜,终于不负所托。
同时,我也很想对收到拒信或被defer的同学说一声:再坚持一下,曙光就在眼前。
就以去年的哈佛大学录取为例,早申仅在国内发出了1枚录取,RD则发出了8枚,加上从其他几个国家申请的中国籍申请者,一共发了24枚。普林斯顿ED轮发出了3枚,常规轮则发了5枚。
这是所有成功的过来人告诉我最重要的一件事。今天,我们统计了已经发榜大学的录取,在数字之外聊一聊观察,更重要的提供一个从爬藤文化中「脱嵌」出来的空间,缓解焦虑。
■在我们追逐发榜的时候,上周六哈佛新校长已经举行了秘密就职典礼,而上一次还是越/战期间,如今这般低调,更值得去探讨藤校的价值以及在未来四年非同寻常的时期。
早在2022年,普林斯顿大学就宣布,不再第一时间公布录取人数和录取率,因为许多学生反映陷入焦虑,造成了心理恐慌,于是做出了这样的决定。
但这也架不住民间八卦的热潮。从数据分析来看,今年,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顿在国内发出的录取跟去年类似,也是3枚,全部来自北方,其中两枚来自帝都公立国际部,一枚来自沈阳飞跃实验学校(顾问是我们的好朋友,12月底我们会邀请来分享)。
每年在早申阶段发出的录取都非常少,大多数集中在常规轮。就今年来看,几乎也都颗粒无收:
据悉,在国内高中,仅有外籍学校上海美国学校一位游泳特长生拿到了哈佛早申录取,又给「体育爬藤」上了大分。今年第一枚藤校录取,也被北京101中学另一位游泳特长生拿下。
在今年的奥运会上,美国国家队几乎都由大学生构成,而在历届奥运会奖牌榜上,哈佛大学以110枚的数量位列全美TOP10。
此外,我们还统计到4位来自海外高中的录取。不过,有的offer就读于公立高中,就是纯ABC学生,跟有国内背景的录取是完全不同的。
不难发现,从录取学生人数来看,今年哈佛在早申阶段仍然是非常谨慎的,几乎跟去年持平。
这个变化早在11月就出现了,今年11月,哈佛大学宣布推迟发布新生数据。原因也跟去年败诉的平权法案裁决有关系。
不过,从往年数据能判断出,每年早申被录取的学生人数大约在690-750人左右,占总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。
仅从哈佛录取来看,美高的优势几乎与国高持平,但是值得提醒的,国内高中不少录取哈佛的学生也来自外籍学校。
究其原因,除了学霸这个标签外,一种原因是有着极强的个人特性,二是有改变世界的勇气和超出同龄人的洞察,三是因为就读的高中也是哈佛的feeder school之一,每年都有学生进入哈佛。
除了今年早申数据外,我们也统计了哈佛近十年来录取国内高中学生的数据。不难发现:
其二,学校分布范围特别广,而当我们将其收缩范围至近三年就会发现,出现了一些偏好学校,大多都是耳熟能详的名校,如北师大实验,南外,十一,UWC,平和,世外,北京101和深国交等等,外籍学校如上中国际,美国学校等。
其三,有的学校出现了断层碾压的优势。从十年数据分析来看,南外和北师大实验遥遥领先。从近三年数据分析来看,北京十一已经赶超了人大附中,北师大实验是「哈佛录取之王」。
而上海名校众多,几乎平分哈佛这杯羹,包校,星河湾,世外,平和,wlsa等平分秋色,到了此阶段,就是最优生源之争了,就看谁能留住和抓住最好的生源。
说实话,哈佛和普林斯顿这样顶级名校,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也就是吃瓜看个热闹。
截止到发稿,康奈尔大学发出仅国内高中的学生在早申阶段就已录取超过50人,再加上海外高中的,这一数字会更高,直逼80人。
相较于去年早申录取的40多人,看得出康奈尔对中国学生的欢迎。这些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。其中平和、上中国际、北师大实验以3枚成为第一,也有多所学校拿下2枚录取。
随着以藤校为代表的第一梯队名校录取率连年下降,以TOP30大学为核心的第二梯队大学迎来了更多的申请者,录取率也在持续下跌中。
这两天,有两所非常热门的TOP30大学发出了录取,分别是中国家长的心头好纽约大学,以及近年来越来越热门的埃默里大学。
据数据统计,上个申请季有超过11.8万人申请纽大,共录取9440名学生,只有8%的申请者成功上岸,录取人数进一步缩减。要知道十年前这个数据是30.67%。
其中,超过2.2万份申请在提前录取(ED)轮次中被审核,过去几年ED申请数量增长了56%。
截止发榜,纽约大学在国内高中发出了录取195枚+,而去年这个数据是250枚,这个降幅惹人担心。
据数据统计,上个申请季埃默里大学共收到34914份申请,共录取 5058名学生,整体录取率为14.5%,在ED1阶段的总体录取率为32%。
在今年申请季早申ED1阶段,平均录取率为23%。而且申请人数,也逼去年增长了13%。
整体来说,TOP30录取人数也仍然很友好,早申录取率远高于常规申请率,早申是上岸的最好方式之一。
其一,像哈佛、普林斯顿这样的顶级大学在国内有了自己的feeder school,虽然不排除大学偶尔会去二三线城市招零散的学生「试试水」,但是大部分录取仍分布在熟悉学校里。
最近哈佛校报《深红》就通过新生数据的分析,公布了「哈佛甄选」的高中名单,发现过去15年来有7000多所中学至少有一名学生考上了哈佛。
但是这之中有极具垄断性的「21所预备校」,其中每11名学生中就有一名来自这些中学,自2009年以来,这些高中已经向哈佛输送了至少2216名学生。
有的学校一年能出一个藤校,但是大多是昙花一现,我更推荐家长们关注的TOP30整体录取比例。比如有的名校TOP30录取比例能达到80%,而有的学校或许只有1-2个。
比如我们从加州伯克利申请中发现,这些名校每年提交申请人数都高达150人+,证明学生的水平都达到了大学学术要求。但是同一所学校录取名额并不会超过10个,而要从一群牛娃中脱颖而出不是易事。
到了高中,就是生源的竞争,如垄断了全国最好A Level生源的深国交,在美本表现也慢慢变得厉害,能够说是一出道就是巅峰。
有的学校摸透了底层逻辑,能跟顶级大学在文化上实现一脉相承,自然就会录得慢慢的变好,这并非是迎合,而是深刻理解大学想为世界培养什么样的人。
所以在今年预计有一些从小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孩子会脱颖而出,在认知上同步了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上文提到,为了缓解学生的焦虑,普林斯顿已不再第一时间公布新生信息,哈佛、宾大、康奈尔等也纷纷加入了行列。
在轰轰烈烈的爬藤文化之外,一个仍能跳出爬藤算法,去以更广博的视野,去反思藤校价值和爬藤文化的人,才是更稀缺的,也是大学想看到的。
本文系授权发布,转载自公众号:谷雨星球(ID:guyujihua2021),邀你一起做内卷下的教育长期主义者。
国补开启,iPhone 降至 6000 以下;TikTok 声明「恢复美国服务」;马斯克找「游戏代练」败露,怒怼游戏博主
寒假学习:小学全科《预习复习资料包》整理汇总(网盘打包下载)1-6年级上下册/语文/数学/英语/科学/道法
90后带娃日常“东北萌娃都是段子手”网友:这不是验证了不蒸馒头争口气这句名言吗?
女生晒出自己帮姐姐的带娃日常“喝个水也斗智斗勇的”网友:最后一声,试图唤醒姑姑的爱!
妈妈分享一岁两个月的宝宝,还有十八年就要高考了,先来个期末考预热一下,网友:太萌了,耳朵遮住了当然不知道耳朵在哪里呀!
人类幼崽的疑惑行为,男生骗小孩哥来打他的手,没想到最后一下收回,小孩哥:“开水太烫我不敢喝,人心太凉我不敢碰”